我一漂亮聪颖、社交甚广的女友前些天跟我说起她以前的状况。那时,她刚来温哥华没多久,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,几乎要得了忧郁症。儿子也觉得妈妈终日无所事事,无聊得很,有些不拿她当回事。女友下决心要做个改变,让自己shining起来。头一步就是要走出去,于是接到任何邀请不再像过去那样推诿,而是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出席,大大方方地与人交谈。大家都喜欢她,于是认识的朋友越来越多,接到的邀请也越来越多,然后开始做一些社会活动,反响颇好,逐渐在华人圈小有名气,儿子也对妈妈刮目相看。
看着活泼爽朗、开心快乐的她,还真有点想象不出那时的她究竟什么样。“那天看我以前的照片,发现我现在比几年前年轻多了,真的!”她说。这我真心相信,她光洁滋润的皮肤没有一丝纹路,如同少女般的年轻总让我很迷惑,现在终于知道她逆生长的秘诀了。
而我一个西人邻居最近发生的变化正好被我赶上。她原来是个很封闭的人,不太爱交朋友,本来的几个朋友也被她挑剔这个、挑剔那个逐渐疏远了。我在有时间的时候会叫上她一起散步,时间长了她也愿意跟我敞开心扉,尤其是她长期失业找不到满意工作的苦闷时期。我曾尝试帮她分析原因,或旁敲侧击或直截了当地提醒过她多次,要多出去社交,不要给自己给别人太多条条框框的限制。
前两个月又一起散步,明显觉察到她变了,眼神不再发紧,轻松而愉悦。走在路上遇见一个她的熟人,她热情地上前拥抱、寒暄,那么自然放松。之后她告诉我,她开始用Facebook 了(是的,之前她一直都没用过),并且联系到了很多原来的同学,大家希望建个同学群,反正她闲着有时间就承担下来。现在每天都有老同学加入这个群,大家聊起当年的事很开心。她也积极外出活动了,前同事的聚会、朋友的Party她都会去,甚至还为别人张罗了一个生日Party。她一股脑告诉我这些事,开心的样子真是让人高兴!
还有个例子。我住的楼里有两位老太太,两人都是九十多岁的年纪,看着却至少相差十几岁。一个终日宅居,有时可能一人太闷了下来坐在大堂,也不大与人说话,形容枯槁,动作颤颤巍巍,走路基本靠挪。另一个总能在电梯里、大街上碰到,打扮漂亮得体,高高兴兴地和你聊一会,不是说刚和朋友看电影回来,就是说要和朋友出去吃茶。
这三个故事说明什么,不消我说,看客们肯定明白。有家人相伴还好,如果独居再加宅居,真是对身心不利,对事业的发展也没好处。尤其是我们离开熟悉的环境,来到异地,再将自己封闭起来,没办法不犹豫。
不是吗?网上总有人发帖说来加拿大后患忧郁症,还有人不停在比较两边孰优孰劣。中国有句古话:既来之则安之;英文有个说法:Live the life you like, like the life you live,意思差不多都是让人坦然接受现实的生活,坦然接受变化。
反正来也来了,干嘛不想办法让自己过得快乐些,找些Canadian’s fun。什么是Canadian’s fun呢?滑轮滑、骑单车、hiking、野营、看hockey?算是一部分,但这只是形式,最主要的是让自己深入社会,了解这里最精彩的内容,像个Canadian一样生活。如何实现呢?我能想到的无外乎多参加活动,多交朋友,做做社会工作,打打义工……敞开心扉,世界才会为你打开大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