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 Kelly Bai
摄影/ Alfonso Arnold
化妆、发型/ Sara for Ana V
初見姜翰(Edward Jiang),是在他學生的家裡。中等個,架副眼鏡。待他開口,除了對本行音樂見解頗多,對政治、經濟等其他領域的話題也是侃侃而談。
姜翰4岁学琴,15岁以全国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中央音乐学院附中,18岁进入中央音乐学院深造。其实他并非从一开始就决心走上音乐之路,初中所上的15中也是北京的重点学校,而且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。
“我在初三时面临很艰难的抉择,我的文化课虽然很好,但我想专项技能的确定应该越早越好,而且当时让我放弃音乐是绝对不可能的。”姜翰说。因此,他选择了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,走上音乐专业的道路。
大学毕业后,他移居温哥华,在UBC音乐学院取得了硕士学位。从在UBC上学时起,他就开始做钢琴老师,教学生弹琴。“音乐之内的师生关系更像师傅带徒弟,如果和学生很投缘,我教他(她)很用心,那学生不仅能吸收老师的技能,还能领会老师对艺术的理解,这就是艺术的血脉传承。”姜老师说。
因为有了这样的认识,他在教每个学生时都力求用心,也因此在收学生时非常谨慎,挑选那些有天赋、投缘的孩子。“这样我才能真正帮到他们。”他说。
今年,姜翰开始筹备第一届PRM环太平洋国际音乐节。这个音乐节是通过两轮竞赛,选拔出技艺精湛的优胜者参加庆典音乐会的表演,在UBC大学陈氏艺术中心音乐厅一展技能。优胜者还将受邀前往纽约,在卡内基音乐厅表演。“拥有自己的舞台,赢得喝彩和掌声,是每一个小演奏家的梦想。”音乐节组委会主席姜翰说。
当初他在构思这场音乐节时,跑到UBC陈氏艺术中心的音乐厅,坐在观众席上。舞台总监在调试灯光,只留了一束光打在钢琴上,“那个景象是很美的,我好像能看到一个个小朋友走上台去表演。”姜翰说。
现在,在PRM环太平洋音乐节的海报上,就是这样的一幅画面——一束强光打在舞台中央的钢琴上,四周空空如也,一片黑暗。整个世界仿佛就剩下了这个舞台,这台钢琴。在这幅图画的下面,是音乐节的口号:“这个舞台,这台钢琴,等着你。”
“我们的目的就是给孩子们提供这样一个舞台。”姜翰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