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Menu
  • Skip to primary navigation
  • Skip to secondary navigation
  • Skip to content
  • Skip to primary sidebar

Before Header

  • Facebook
  • Instagram
  • Pinterest

Boulevard Chinese Magazine

Defining Vancouver Life & Luxury

  • Homes
  • Cover Story
  • Travel
  • Food & Drink
  • Fashion
  • Auto Fun
  • Arts & Entertainment
  • Business
  • Spotlight
  • About us
  • Advertise
  • Contact
  • Contests
  • Homes
  • Cover Story
  • Travel
  • Food & Drink
  • Fashion
  • Auto Fun
  • Arts & Entertainment
  • Business
  • Spotlight

GO BIG! 社交媒體時代

June 4, 2019 //  by Vancouver Boulevard

文/ Leeta Liepins 翻譯/ Yu Zhang
OurCityTonightLeeta@gmail.com

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,我們都在使用社交媒體進行“溝通”。

任意打開一個電子應用程序,你都會發現自己的私人信息與無處不在的廣告捆綁於一起。這顯然是一種視覺的刺激,提醒你應該購買什麼,以確保自己和不斷變化的世界與時俱進。

如今跟隨潮流似乎就是一種職業態度。家長們會詢問他們的孩子,看看時下哪些是流行的樂隊,又或是了解人們可以接受的熱門俚語等。音樂元素和“文學”口語的更迭更是變化莫測。

在這個時代,所有人都想顯得那麼時尚,那麼緊跟潮流,沒有人願意掉入落伍的尷尬境地。

社交媒體上的名人和網紅似乎就是一切事物的風向標。例如,應該跟隨誰的腳步,或是和誰解除好友關係,又或是尋找一個無情嘲笑的對象。

總而言之,轟動效應越大,越能顯示你的品牌重要性。很多時候,為了獲得認可和關注度,不少企業即便在面對最小的產品時,他們都要用最具影響力的人作為代言。

而事實上,有影響力的人或是品牌擁躉,他們都可能只是品牌僱傭而來的托。不僅於此,金錢激勵似乎也成為打造品牌的默認途徑及不二選擇。

這也導致在競爭激烈、界限模糊的社交網絡和社交廣告之間,人們很難認真對待一個獲“贊”的產品和服務,因為對於這些產品或服務的忠誠及支持,有可能是靠金錢的堆砌而塑造的。

如今這世界,就像人際關係的開始、發展和瓦解都能從互聯網形成一樣,一個新品牌或產品的誕生同樣如此。只要將文字、圖片、名人效應和風向指標等元素恰當的融入數十億社交媒體用戶中,即使忽略產品本身的屬性,依然能迅速決定這款產品的成敗。

Category: ColumnTag: Chinese

Previous Post: « 六月娱乐
Next Post: YKLM Auction House Bridges Asian and Canadian Tastes »

Reader Interactions

Primary Sidebar

Search Boulevard

Chinese Articles
English Articles

Vancouver Boulevard English Ed. Pick Up Locations Map

Vancouver Boulevard Chinese Ed Pick Up Locations Map

Print Archives

Digital Archives

  • About us
  • Advertise
  • Contact
  • Contests

Copyright © 2025 Boulevard Chinese Magazine · All Rights Reserved · Powered by Mai Them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