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夏天雨水多,幾乎不用給花園澆水,屋前院後已是一片繁茂。
由於疏於打理,今年花園裏突然冒出許多不知名的野花和雜草,就連小徑也被覆蓋。吸飽了雨水的雜草挺起身,昂起頭,清亮可人;各色野花成片成行,模糊了植物的邊界,帶來一種野性之美,讓我實在不忍下手。
莫奈( Claude Monet )的圖畫也不過如此,我自言自語。
其實,植物學家對野花雜草的稱謂一直比較反感。因爲它們有各自名稱及用途,生命力頑強,幫助土壤儲存水分,為原生生物和昆蟲提供棲息環境,是健康的有機環境的重要部分,而且更有獨特的美感。
人們習慣於翠綠整齊的草坪,精心修剪的花園。不過在許多人眼裏,這些似乎有些枯燥。與其我們利用週末和假期,到野外,到湖邊,到山林感受大自然的魅力,不如將真正的自然引入庭院。不僅省去打理時間,也不必使用除蟲劑,耗費水源維護草坪,避免帶來化學污染,營造一個充滿自然氣息,富有生命力的私家花園。
其實,“荒野花園”的概念近年來已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。荷蘭園藝大師奧朵夫(Piet Oudolf)則是這一領域的翹楚。他顛覆傳統景觀的設計概念,利用樸素的野生花草,展現原始的生命力,創造出獨特的自然空間,位於紐約市中心的高綫公園(High Line)就是他的作品之一。
在奧朵夫的眼中,柔軟的蒿草有種堅韌的力量,而凋謝的花穗也呈現出另一種美麗。因此他在設計高綫公園的時候,保留原有的部分廢棄鐵路,利用一些長得很高的野生花草,蘆葦,灌木等,將高綫公園打造成充滿野趣,四季皆宜的都市花園,更成爲改造城市景觀的一個典範。
我曾在零下二十多度的冬天,以及四十度高溫的夏天造訪過紐約,每次都會到高綫公園走一走,你會驚異地發現截然不同的景緻,令人感嘆自然的神奇。
是的,與自然相處,我們不應只追求永恆的盛放之美,而忽略其凋零與枯萎,而應順其自然,欣賞其不同階段的美。
疫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,也讓我們反思如何與地球和好,如何與大自然相處,如何珍惜生命。
今年夏天,如果看到花園內野生花草自由瘋長,不必驚慌,何不順其自然,Let go and let grow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