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:Bowen Zhang
圖片提供:Leanne M Christie
一月的溫哥華,疫情持續。對畫家Leanne M Christie來説,反而可以暫時將收藏家,策展人抛在腦後,專心在位於溫哥華華埠East Pender 街79號的畫室創作最新作品《Rezoned Collection》。
“該作品靈感來自急速變化中的華埠。”Christie說,“華埠承受了巨大壓力,疫情更是令其雪上加霜。我在華埠這些年,親眼目睹Main街與Gore街附近發生重大變化,引發自己對社區命運與身份的思考,新的作品正是解讀與講述這一變遷。”
Christie來自南非,畢業於羅德大學(Rhodes University)美術系,之後到歐洲居住多年,於2008年移居加拿大,最終落戶溫哥華,將畫室設在華埠。
“這是我第一次可以負擔得起一間小小的畫室。”Christie說,“華埠充滿活力的街道,以及謎一般的文化吸引了我,我覺得自己是這個社區的一部分,但又不完全屬於這裏。”
在Christie的作品中,展現一幅幅港口,橋梁,街區,商鋪,招牌,櫻花樹等景色,對溫哥華居民來説似曾相識,原來不少都取材於溫哥華東區。
“這是我最熟悉的社區,移民加拿大以來一直住在這裏,有種實實在在的感覺。”她說,“這個社區正致力於保護自身的文化與歸屬感,漫步街頭,可以感受到强大的文化活力,如同一塊畫布,讓居民可以自由揮灑,實現自己夢想,從而賦予東區一種迷人的複雜性,這點,我很有共鳴。”
Christie的作品極具辨識度,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她獨具匠心的筆觸,引領觀者感受她的作品。
“筆觸是作品的精髓,這是建立在繪畫與藝術是有所區別的信念之上。”Christie說,“藝術與人對話,與人溝通。作爲一名畫家,我和視覺上吸引我的媒介之間有種關係;我們通過城市環境與人相連,有一種關係。因爲繪畫一直是我與我的世界之間的橋梁,所以很自然地被城市環境所吸引。”
“筆觸引導觀者全身心地感受作品,在主題轉化爲作品之前,與作品連接起來,並加以吸收。在筆觸與主題的協作下,繪畫升華爲藝術。”
曾幾何時,家住高貴林的Christie每天騎單車來往于住所與畫室,對沿途社區與街道再熟悉不過。不過,兩年前在太平洋輔助狗協會(Pacific Assistance Dog Society)做義工時收養了當時只有八周大的小狗Franz,於是每天的通勤變爲步行,騎車與開車交替進行,反而對社區鄰里有了新的認識。
“牠令我對街道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視覺層面,而是擴展到聲音,氣味,人們與我們共享空間時的身體語言等方面。”Christie說。
“我們得到更多關注,與社區的聯係也越來越緊密,Franz自然成爲互動的橋梁。”Christie說,“人們上前打招呼,分享他們的故事與善意,有時,還會因爲我是PADS的義工而恭維一番。自從與Franz展開冒險之旅之後,從而令到我的創作變得更有深度,更有内容,也更加豐富。”
作爲一名移民藝術家,Christie也都經歷過最初缺乏人脈的困境與挑戰。不過回顧過去,她認爲自己的移民經歷反而爲她帶來更大的自由度與活力。
“我一直覺得自己很幸運,經歷過加拿大以外的世界和文化。”Christie說,“我自身的文化傳統充滿活力,也接觸到很多原汁原味,功力深厚的藝術家。沒有這些,我,將不再是我。”
“作爲一位移民,意味著我不屬於任何一個地方,而是為所在的地方貢獻自我。”Christie說,“在我内心深處總有一處密室,因爲不會犯錯,所以可以讓我縱情探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