撰文: Iris Yim, 攝影: Lia Crowe
拍攝場地: Fairmont Pacific Rim Hotel Chairman’s Suite
Fred Lee 有多重身份:UBC Alumni 高級總監、社交界大紅人、慈善界資深義工及司儀、最有叫座力的義賣拍賣官、專欄作家、母親的孝順長子、男同志、丈夫的最愛……,集所有角色於一,讓他的每一天都忙得不可開交,生活充實。
Fred 可稱得上是溫哥華社交界最長青的花蝴蝶,廿五年來如一日,參加每周密集的晚宴,然後在專欄‘Man About Town’中與讀者分享溫哥華的所有城中盛事、紅地毯派對、慈善晚會和各式各樣精彩又有意義的籌款活動。
我曾有機會躬逢盛會,在慈善晚宴中欣賞 Fred 擔任司儀兼拍賣官,眼看他如何把沒多少反應的與會者情緒從平淡推至高峰,欣賞他有如唸急口令一般,把拍賣的善款一一從起價節節推高,最後得到意料之外的高價,為慈善機構籌得巨款。過程中,每分每秒都是體能和心力的大大付出和消耗,而他居然全時間都是能量充沛毫無倦意,不由人心中佩服不已。更何況這種情況全年無休且非常頻密。他大笑道:「年輕時曾有一天裡趕七場活動的紀録!」
Fred 能夠甘之如飴不知疲的原因很簡單:「我天生喜歡和人溝通,而且這些工作全都是為了慈善目的而付出的,與會者亦全是為了參與慈善活動。和這些好人合作,我樂意。我很榮幸被這麼多善良的人包圍;好心人為他人做好事,回饋社區。我受到他們的啟發,我試圖以自己的方式為社區和下一代做同樣的貢獻。」
Fred 相信,當大家都在做好事的時候,就像會有一股上漲的浪潮來提升所有人,施者和受者彼此均能受益。
的確,這隻社交花蝴蝶所支持的活動全都是善舉,特別是和醫療資源、健康、教育等主題有關的籌款活動,還有一個他必然參與的是華埠基金會的籌款活動。
他說道:「我的父母移民來到本地,落腳於溫東,父親經營雜貨店,母親是車衣女工。華埠的一切和我們息息相關。」
作為土生土長移民第二代,長子的身份讓 Fred 肩負了雙親無盡的希望和夢想:「我的父母犧牲了很多,為他們的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和未來。」而他亦努力工作來回應這些企盼,從 UBC 畢業後他努力工作,經濟獨立,不讓父母擔心。他曾任Xtra Newspaper 出版商,之後回到母校任職 UBC Alumni,於今已有 20 年。
對 Fred 來說,另一個更重要的角色是義工。他曾擔任過多個組織的主席,並擔任過無數籌款委員會的成員,並繼續為許多組織義務工作,貢獻時間和專業知識,包括第一聯合教會和 CLICK Foundation,他也是 UBC CampOUT 的創始人和顧問成員。
「我喜歡幫助慈善機構蓬勃發展。看到一個構想由種子變成現實,看到活動的成長和發展中分享了我的知識和經驗,並在活動的成功中發揮作用著實讓人欣慰。例如 CLICK 基金會晚宴、Inspire Health “A Night to Inspire”、Audain Art Museum的 Illuminate Gala、Looking Glass Foundation 的 Reflections Gala等等活動,從起始到現在籌募善款動輒超過一百萬,以上這些不過是千萬實證中的少數例子。知道他們的成功中有我的參與和貢獻,這是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回報。」
還有一個讓 Fred 非常引以為傲的支持活動是 CampOUT!:「自 2009 年成立以來,我有幸支持隸屬於 UBC 的 CampOUT!,這是個針對性別認同及跨性別青年的領導項目。社區裡有不少支持者鼎力相助,使我們能夠為卑詩省 900 多名跨性別青年提供免費夏令營,為他們提供發展領導技能、建立自尊、培養希望和韌性,達至身心健康的活動。之後,參加者帶著新的技能、資源和友誼回家。對許多來自小地方或農村社區的跨性別青年來說尤為重要。」
可能對這些還在摸索階段的年輕人而言,很難接受自己是誰的事實。他不無感觸地說道:「如果沒有良好的朋友、家人及網絡來支持則更是如此。這計劃使他們認識自我,並確認自己並不孤單。」
Fred以過來人的身份談及自己「出櫃」時的情況:「我承認自己是同性戀者那段時間剛好是 80 年代 AIDS crisis 期間,人們談虎色變,而我身邊完全沒有一個可供參考或提供意見的楷模。你可以想像當時我的感受。」
「出櫃是了解、承認並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性別認同和性取向的終生之旅。你可能先向朋友和家人表白,但其實你會與一生之中遇到的所有人所分享。聽起來可能像是陳詞濫調,但我認為一個人在與他人分享生活之前先要自愛,愛自己才會讓愛別人變得更容易。」
一般來說,上一代華裔父母思想傳統,他們能夠接受 Fred 的同志身份嗎?
所幸 Fred 有一個充滿關愛的家庭,得到了家人和朋友的支持。Fred 回憶道:「與媽媽分享這個消息後,她更關心的是誰來照顧他日年紀老邁時的我。因此我要努力地做得更好,減輕父母對我的擔憂。畢業後我曾搬到多倫多獨自生活和工作,證明了我能獨立自主。」
Fred 肯定地表示:「我從不想讓媽媽為我擔心,我使她知道無論有沒有伴侶或下一代,我都會沒事的。因此擁有一個家、一份穩定的工作、良好的朋友圈以及能夠養活自己和家人,父母才能放心。」
如果留心的話,你會見到 Fred 手上戴的是一枚款式大方以黃金打造的戒指,那是他和攝影師 Joshua McVeity 的結婚戒,黃金來自 Fred 從母親那裡繼承的一套金首飾。在中國文化風習中,嫁妝是在婚禮當天由母親傳給女兒的,Fred 說道:「母親想延續這個傳統,所以她讓我熔了這套金飾來鑄製我們的結婚戒指。」
Fred 和 Joshua 相知相交已經 14 年:一個偶然的聚會,舞池之畔一見鍾情,那當兒,他們各自已曾經歷了認識自我也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年紀,在適當的時候遇上了適當的人,浪漫就是如此這般地在現實生活中發生了。
2014 年,當他們知悉夏威夷承認同性婚姻合法化,便飛到兩個人都特別鍾愛的目的地 Maui 結婚了。「從小到大,我們都不認為結婚是可能的事。但時代變了,對我們來說,結婚、組織家庭對我們而言非常重要。」
「在現時忙碌的日程中,我們依然著意抽出時間一起度過,無論是去某個地方旅行還是計劃約會之夜。我們確保為彼此騰出時間,以保持我們關係的活躍和牢固。」
Fred 和家裡人亦是關係緊密,每個星期日全家人都會聚在媽媽家裡吃晚餐,其實以 Fred 的忙碌程度而言實有難度,然而每當無暇出席時總有母親的一句體諒和鼓勵:‘If you can, you should.’ 使他更積極地投入,參與無盡的義務工作。
Fred 曾遺憾地說在他的成長階段沒有楷模可以讓他借鏡,然而證諸今日的他:自愛自重,無私貢獻和回饋,可說是已經成為社區中 queer youth 的積極榜樣了。